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 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逻辑探释

    汤荣光;

    人类文明新形态尽显独特历史境遇和思维理路。溯源人类文明思想史根脉,人类文明新形态呈现出独特认知模态,归结为探释文明生成逻辑的基本论题。“文明”展现历史流变的话语范型,其冠名和形塑关涉社会现象、认知冲突、本质意涵等领域,以历史的实存和未来的模态栖居于人类思维结构的深处。“形态”铸就了文明研究的范型,经由事物存在方式与文明发展逻辑演化而来,形成长时段考量、分类化探究文明形态的脉络,映现文明走向与文明形态界分的论题。西方文明充斥着唯我论腔调,谋求文明话语权认知垄断的地位,聚拢为贬损中华文明的认知方式,加剧不同文明之间的信任危机。人类文明新形态归属主体性文化认同与文明塑造,在历史文化禀赋、社会历史发展动因、道义力量以及实践力量诸多方面彰显中华文明主体性重塑的现实可能性。

    2024年02期 v.26;No.146 5-1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历史主动精神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四重维度

    王紫潇;

    历史主动精神是历史主体洞察历史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社会、“塑造”历史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运用与创新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独特秉性和珍贵品格,其真谛与要义体现为真正的历史清醒、高度的历史自信、敏锐的历史自觉、强烈的历史担当。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凭借、把握、发扬着这种历史主动精神,带领全国人民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从时代的大潮中汲取动力,从全球的风云中汲取经验,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顺应历史大势,在历史必然性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增强历史清醒,在历史确定性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定历史自觉,在历史应然性中塑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抓住历史机遇,在历史世界性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

    2024年02期 v.26;No.146 14-2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与实践原则

    赫秋晨;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回应“人民之问”的百年实践中所形成的宝贵历史经验,“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从政治价值维度上看,“人民至上”是在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理论发展中,对人民作为历史的、政治的、伦理的主体地位的确证,蕴含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奠基性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坚定的人民立场。从政治实践维度上看,坚持“人民至上”贯穿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丰富实践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世界提供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2024年02期 v.26;No.146 24-3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哲学

  • 论地方性知识、群体性知识和原地方性知识

    吕乃基;

    知识在内容上涉及人与自然、人际和人己三大关系,大致相应于普适性、地方性和个人知识,三种知识相互渗透。地方性知识实为群体性知识。知识因认识过程而异。原地方性知识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不是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的知识。原地方性知识因其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而具有特定的时空观:在空间上规训个人知识和群体性知识,大多数情况下难以接受普适性知识;在时间上,原地方性知识因其“原”的属性而难以改变,延续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以及伴随人作为“类”的终生。这是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或逻辑判断。由知识论探讨原地方性知识,既丰富知识论的研究领域,也为研究“地方(群体)”的分殊提供新的视角。

    2024年02期 v.26;No.146 35-42+1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新视域:审美政治批判的要义阐析

    林滨;鄢梦瑶;

    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消费社会与审美资本主义阶段,这使当代资本主义审美政治批判愈加凸显。当代资本主义审美政治批判何以可能?究其实质,乃是因为当代资本主义审美政治批判具有美学的政治向度与政治的美学向度这双重意蕴:审美既含育自由平等的政治理想,又是资本主义政治统治的软策略,且二者之间构成美学的“否定辩证法”。当代资本主义审美政治批判以身体和意识形态为主要对象,集中批判了审美、消费与资本共谋中的感性身体宰制,审美与意识形态合谋中的意识形态操纵。针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身心双重宰制所导致的异化,并鉴于现实条件下以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社会这条进路难以实现,于是,当代资本主义审美政治批判提出了一种审美治理方略。藉此,审美渗透到社会革命之中,成为个体解放与社会变革的柔性力量,但仅是批判修补而非彻底变革资本主义社会。

    2024年02期 v.26;No.146 43-52+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我的普遍性之路:黑格尔论概念的规范性

    马晨;

    黑格尔不满于康德概念理论中所具有的形式-内容的二元论特征,在一元论的意义上将概念视作绝对的基础,世界就是由概念的推理之网所构成的一个整体。在一种自我的社会化理论中,黑格尔借助于社会这一因素来理解概念的规范性,即不同的自我通过相互承认构建了具有普遍性特征的共同体。其中,概念是自我规定的,是自我做出承诺并为之负责的东西,它能够规范自我的判断和行动。此外,为了解决普遍对个别的规范问题,黑格尔提出了“具体概念”,通过论证概念内部普遍性、特殊性和个别三者的同一,避免了传统哲学中的“第三人”悖论,也使得概念内部的规范性问题得到了解答。

    2024年02期 v.26;No.146 53-6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决策与企业管理

  • 共同富裕下数据密集型企业价值共创机制研究综述与展望

    王文平;赵荧梅;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数字经济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包容性发展的新引擎。不断突破的互联网与数字化技术,使数据成为财富创造的关键生产要素,如何发挥数据密集型企业数据要素的连接、融合及赋能效应,化解其经济、社会功能间的冲突,实现员工、客户及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间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协同共创,成为共同富裕使命任务下的重大社会需求。为此,针对共同富裕下数据密集型企业价值共创机制构建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社会经济学、价值理论等多学科领域,系统综述现有相关研究,提出以人本逻辑取代资本逻辑、驱动共同富裕使命任务导入及经济、社会价值协同创造等当前迫切需要探索的前沿学术问题。

    2024年02期 v.26;No.146 62-7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与城市工资溢价——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

    刘修岩;武小菲;汲铮;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高速推进,人口呈现从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长期趋势,对城市的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产生重大影响。基于LandScan全球人口分布数据,计算出衡量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人口平均密度、人口加权密度和变异系数,探讨在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中,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对城市工资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人口平均密度对城市工资溢价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城区常住人口小于100万的中小城市,人口平均密度对城市工资溢价没有影响。进一步通过人口加权密度和变异系数考察城市空间紧凑程度的影响发现,紧凑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在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导致工资折价,而在其他城市导致工资溢价。这意味着中国超大城市仍具有较大集聚空间,而目前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制约集聚效应发挥。研究结论为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启示。

    2024年02期 v.26;No.146 72-85+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社交媒体互动与企业创新投入

    吴芃;任婕妤;刘泓妤;张逸飞;

    基于“深交所互动易”和“上证e互动”平台的问答数据,以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互动水平和互动质量两方面检验社交媒体互动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互动水平和互动质量均能显著促进创新投入。具体来说,互动数量以及互动的针对性、可读性、专业性和及时性均对创新投入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提高失败容忍度和改善公司治理是社交媒体互动发挥创新促进作用的可能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社交媒体互动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在管理者更加短视的企业以及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扩展了社交媒体互动与创新的相关文献,对于促进企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2024年02期 v.26;No.146 86-102+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一致行动人股权质押视角下的控股股东股票增持研究

    刘德溯;李陈鸿;郑烁;

    股权质押背景下,股票增持是控股股东应对控制权转移风险的重要方式。研究发现,一致行动人存在股权质押时,控股股东更容易进行股票增持,且一致行动人质押比例越高控股股东增持比例越大;当控股股东也存在股权质押时,该正向影响依然显著;此外,一致行动人净质押比例越高控股股东增持比例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产权在控股股东股票增持与一致行动人股权质押之间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有关部门加强对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的协同监管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投资者理性看待控股股东的股票增持行为。

    2024年02期 v.26;No.146 103-11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艺术学

  • 中国古代艺术类著录的注文文本研究

    郭建平;

    以往的中国艺术史研究较为关注正文文本分析,而忽略其注文文本及其他文本(题跋文本、序跋文本等),至于几者之间意义共生而形成的“综合性文本”更鲜有学人涉及。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艺术著录中,正文文本多因注文文本而开出新义,获得新解读,这不仅仅是因为注文文本作为正文文本的“衍生物”,其往往是正文文本内容的补充、修正与考释,还因为正文文本与多数产生于后代的注文文本分别处于不同的时空,处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具有“衍生性”性质的注文文本在对正文文本进行勘正及强调某些重点时,新层次的文本内容形成,而这个新的文本所彰显出来的意义也许从未被正文文本原作者所意识到或清晰地表达出来,对此问题进行揭示可开拓艺术史研究思路。

    2024年02期 v.26;No.146 117-12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历史与文化

  • 礼的损益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刘丰;

    礼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贯穿在中华文明核心经典“六经”中的精神。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坏乐崩”其实只是在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时期礼的变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通过对礼学经典的整理与传承,对礼义的阐发,对周礼做了“创造性转化”,礼经过转型之后在秦汉以后以新的形态存在。在三礼学体系中,以国家为主体的《周礼》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重视,北方更是参照《周礼》的政治制度,说明礼对于促进魏晋时期的最终统一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礼学的转型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礼学的发达这两个历史事例可以看出,礼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发展是连续不断的,是维系中国文化的统一以及中国历史的统一的重要文化因素,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主要内在动因。

    2024年02期 v.26;No.146 124-132+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竞逐的场域——20世纪20年代初国立东南大学的学生运动再探

    闵心蕙;

    从地方视角观察五四之后至国民革命的历史演进,20世纪20年代初国立东南大学学生运动的脉络和意义仍待进一步厘清。随着各色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党派斗争的加剧,东南大学迅速成为南京地方党团活动与学生运动的中心。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下,作为少数派的国共两党联合创办《南京评论》周刊,在校内发起了民校运动,与国家主义派、无政府主义者展开了激烈的学运领导权争夺,动员学生群体投身国民革命。在此过程中,东大学生领袖宛希俨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和资历,为在大革命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打下了基础。

    2024年02期 v.26;No.146 133-139+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生命伦理学视角下的古代汉传佛教寺院医疗照护活动

    王富宜;

    古代汉传佛教寺院的医疗照护活动是汉传佛教生命伦理思想的重要社会呈现方式。汉传佛教寺院从事医疗照护活动,根本原因在于佛教义理将医疗照护视为慈悲心的践行,外在原因在于具备僧医、药藏、药典等条件,且得到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汉传佛教寺院的医疗照护活动可以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种主要形式,对内医疗照护越来越规范化和制度化,对外医疗照护逐渐深入乡村和民众。汉传佛教寺院医疗照护活动的理论渊源、开展条件和主要类型都蕴含公共性的特征,对当今汉传佛教生命伦理思想的社会呈现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2024年02期 v.26;No.146 140-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